菏人社〔2020〕11号
关于印发《菏泽市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委组织部、市开发区、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开发区劳动人事局,市直有关部门,各相关企事业单位:
现将《菏泽市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菏泽市委组织部 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5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菏泽市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省《关于实施“人才兴鲁”行动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突破乡村人才瓶颈的实施方案》《山东省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菏泽市人才新政30条》《关于支持重点镇加快建设与发展的意见》《菏泽市专家服务基地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引导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人才工程专家为乡村基层和企业搞好服务,推动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结合我市各行业各单位工作职能和技术优势,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我市现有人才载体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大力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不断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实现我市“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打造我市“231”特色产业体系和乡村人才振兴,从2020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集中组织我市各类人才工程专家和优秀人才到乡村和企业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每位国家、省、市级人才工程专家要主动联系1个基层或企业为基层联系点,积极联合基层开展服务活动;各县区每年都要组织至少3次县级及以上示范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各乡镇每年要组织种养殖、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开展至少1次的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国家、省、市级人才载体每年组织至少1次专家服务基层、企业活动;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畜牧、文化旅游等行业每年要组织教坛精英、骨干医生、种养殖专家、农机农技、乡村规划、传统工艺、文化旅游等优秀人才开展至少1次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通过全面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基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服务形式
一是组织开展示范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主动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支持,针对我市“231”特色产业体系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与国内外高层次专家搞好服务项目对接,组织开展国家、省级示范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高层次人才菏泽行”活动等,通过现场指导和长期合作,解决我市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工作中遇到的人才和科研难题。
二是建立我市人才工程专家服务基层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齐鲁首席技师等国家、省、市级人才工程专家的作用,大力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活动。凡是我市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人才工程的专家,都要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联系1—3个乡村基层单位、基层项目或企业、企业项目等,通过培训讲课、现场指导、线上指导等方式,有计划地开展服务基层活动。
三是发挥人才载体的带动作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市级以上专家服务基地、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人才载体要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在企业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和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载体,要重点围绕开展科研攻关、项目论证和发展研讨等活动,促进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人才载体,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加快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规划等领域,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涉农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实用人才培训,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是组织开展行业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畜牧、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发挥行业人才的优势,优选和组织教坛精英、骨干医生、种养殖专家和农机农技、乡村规划、传统工艺、文化旅游等优秀人才,针对基层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到乡村基层特别是重点镇,大力开展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结对帮扶、项目规划等不同形式的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各行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乡村一线的意识、觉悟和专业水平。
五是实施线上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以“互联网十”形式开展线上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发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围绕实际需求,选准服务项目,找好服务专家,做好对接联络,开展线上服务。要积极组织参加省级及以上示范性线上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加强沟通联系,精心组织实施,寻找合作机遇,达成合作意向,实现项目落地,不断推动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
六是发挥乡村“土专家”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充分挖掘乡村现有“土专家”“田秀才”“非遗传承人”等民间技艺高手,采取技艺表演、师徒传承、民间课堂等形式,培养一大批具有技术“绝活”的扎根乡村的实用人才,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专家服务基层工作,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要实行服务活动事项事前备案报告制度。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活动、谁报告”的原则,填报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备案表(见附件),并于活动结束后及时对专家服务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填入附件,报送同意备案机构。县区及以下活动由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报送县区人社部门,由县区人社部门每季度末汇总报市人社部门和县区委组织部门备案;市直单位活动由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每季度末汇总报送市人社部门备案;市人社部门每季度将活动汇总情况报市委组织部门。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专家服务基层工作按活动时间、成效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挂钩;实行“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职称评价导向,鼓励专家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对专家服务基层的经历、辅导材料及取得的实效,由市、县区人社部门按有关规定计算为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学分,并作为申报评审职称和人才工程的重要依据之一,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晋级。
三是强化工作调度。要定期进行调度通报,对专家基地和专家服务基层、企业的活动情况实行定期调度通报,年终进行总结评价。每年通报表扬10名“市级专家服务基层先进个人”和10个“市级专家服务基层先进单位”,并遴选后报省人社厅参评表彰项目。